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青年文明号
民三庭多措并举推进全国青年文明号创
【 发布时间:2015-10-12 】【字体

  【团队建设】

  一、强化“审判质效”意识,积极开拓创新。积极开展“三合一”审判模式的探索创新。妥善审结星级酒店销售假冒名牌皮包案、“外婆家”商标侵权纠纷案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,连续两年二个案件入选厦门市法院“十大精品案”、并有一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《2012年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》;发出全国首份附当事人诉讼意见的民事判决书,提升裁判的公开透明度;以“思法论坛”的形式开创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审判交流之先河;与厦门大学建立国家级的知识产权理论实践基地;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引导行政机关、企业规范作为,获评“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书”并入选《人民法院报》“司法建议精选”栏目;连续获得本院“审判质量奖”、“审判效果奖”、“办案优胜审判部门”的荣誉称号。并得到最高院指定作为全国基层法院的优秀代表参加“中美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研讨会”。

  二、弘扬“司法为民”宗旨,强化服务意识。首创“知识产权调查令制度”,方便当事人调查取证;举办以知识产权审判为主题的第四期“公众开放日”活动,向社会全面展示我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各项成果;与《厦门日报》联合创办“智慧视线”知识产权保护系列报道专栏,以案说法,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;与中华街道共建“中山路步行街法律驿站”,设立“社区法律工作室”,定期开展普法宣传、法律咨询、纠纷调处;创立全国首个高新技术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“智慧服务站”,为厦门市软件园区企业提供日常咨询、纠纷调处、司法确认、延伸服务等一站式服务。

  三、形成“比学赶超”氛围,提升队伍素质。建立青年文明号定期活动机制,打造一流人才队伍。庭室干警组织辩论队,夺得我院首届“思鸣杯”辩论赛冠军;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,利用双休日时间开展下社区垃圾清捡志愿者活动,李缘缘法官被评为厦门市优秀志愿者;开展“青年文明号”优质服务示范月活动和“阳光牵手活动”,主动对接本市专门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---蔡塘学校,开展帮扶活动;庭室负责人担任辖区小学的综治副校长及厦大硕士生导师,定期举办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“小法官夏令营”,促进全庭“司法进校园”成为常态。